十年前,我觉得这个节目很不光彩,满口的仁义道德,字里行间都是吃人。
十年后,我怀疑这是央视当时有意为之,通过这样的方式,来衬托韩寒是一个难得的合格人类。
十年前的社科院博导陈晓明,认为韩寒的影响只是昙花一现。
十年后,在陈晓明不遗余力地歌颂祖国时,韩寒却成长为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。十年前的华东师大教授陈永明,认为社会应该把握韩寒、拯救韩寒。
十年后,社会已把无数学生把握成了房奴,而韩寒却在拯救社会。
十年前用来歌颂中国教育制度的黄思路,被主持人得意洋洋地请来反衬韩寒。
十年后,黄思路跑路去了美国,为白人相夫教子,而韩寒却在用文章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。
十年前那个会用ICQ以及OICQ的麻花辫妈妈,认为韩寒是只幼稚的土鸡。
十年后,她随着ICQ和OICQ一起消失在人海,而不用聊天工具的韩寒却话语传遍中国。
十年前那个司法学校的学生,认为韩寒的自由是太过分了。
十年后,他这批学生大概走上了工作岗位,结果司法没有自由。不知道他的名字,也许叫贾连春。
十年前那个孩子喜欢昆虫的父亲,庆幸自己坚决不让孩子研究昆虫。
十年后,一代孩子的儿时梦想毁灭了,他们开始在泪水中嫉妒韩寒,愤恨命运不公。
十年前那个说韩寒记仇的人,认为韩寒的讽刺是一种报复。
十年后,韩寒用他的成长,让上面的每一个人贻笑大方,不妨说他确实记仇吧,他分分秒秒都在报复。
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,也可以证明很多事情。虽然韩寒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,是中国的现代“鲁迅”,但他至少一直坚持用他的文字来改变着中国人,中国的社会。